鲍叔牙之贤

发布者: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:2010-05-19浏览次数:1161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鲍叔牙之贤

  读历代智囊人物丛书《管仲》篇,在为春秋战国一代英才的文韬武略而赞赏时,心神竟从“主角”管仲移到了“配角”鲍叔牙身上。用司马迁《史记》中的话说,“天下不多(称赞)管仲之贤而多(称赞)鲍叔能知人也。”
  鲍叔牙,春秋时齐国政治家,颍上(今属安徽)人,亦称“鲍叔”、“鲍子”。鲍叔牙少年时与管仲一起长大,相互间非常熟悉。齐桓公小白与公子纠争夺君位获胜后,欲拜鲍叔牙为相,可他坚辞不受,反而向齐桓公推荐管仲。鲍叔牙说,“您要治理齐国,我与高傒就可以胜任,而要想称霸诸侯,那非管仲不行。”后来,实践证明了鲍叔牙“慧眼识珠”。
  《史记·管晏列传》载:“管仲既用,任政于齐,齐桓公以霸,九合诸侯,一匡天下,管仲之谋也。管仲曰:‘吾始困时,尝与鲍叔贾,分财利多自与,鲍叔不以我为贪,知我贫也。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,鲍叔不以我为愚,知时有利不利也。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,鲍叔不以我为不肖,知我不遭时也。吾尝三战三走,鲍叔不以我为怯,知我有老母也。公子纠败,召忽死之,吾幽囚受辱,鲍叔不以我为无耻,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。生我者父母,知我者鲍子也’”。
  治国安邦靠贤才,古往今来概莫能外。然而,贤才难得,荐贤让贤更属不易。常言道,“荐贤者贤”。掩卷深思,笔者认为,鲍叔牙之“贤”有三。
  一是举贤重大节。鲍叔牙与管仲自幼交好,情同手足,但面对齐桓公的“春秋霸主”大业,他考虑的却是管仲的“治国才能”,即“内安百姓,外抚四夷,功勋加于王室,恩泽布于诸侯,国有泰山之安,君享无疆之福”。当有人说“管鲍分金”时,鲍叔牙吃了亏。鲍叔牙解释说,管仲“不是贪这点小钱,而是家贫不给”;当有人讽刺管仲在战场上胆怯后退,鲍叔牙辩解道:“这是因为管仲家有老母,需要他孝养侍奉,故不能轻生。”凡此种种,无不彰显出鲍叔牙“举贤护贤、心为社稷”的高尚品格。
  二是有自知之明。当齐桓公看到鲍叔牙连立大功却不思己得而于心不忍时,鲍叔牙说:“主公不必顾虑微臣。如若不嫌,臣还是做我的将军,边疆有事,为主公冲杀陷阵,万死不辞。至于相位,还是授予管夷吾(管仲)吧。对于治理国家,微臣有五个方面不如管夷吾:宽惠爱民,不如;治国不失权柄,不如;忠信以交好诸侯,不如;制定礼仪以示范于四方,不如;披甲击鼓,立于军门,使士卒百姓勇气百增,不如。”这番话,说得齐桓公心悦诚服,又不禁对鲍叔牙敬重有加。
  三是不为小人所惑。管仲病重后,齐桓公顾及他将不久于人世,问他是否可以让鲍叔牙接替他为相。管仲说,鲍叔牙善恶过于分明,以善待善尚可,以恶对恶,谁能忍受得了?“他是位君子,但不可以委以国政。”有人将管仲此话告诉了奸臣易牙,易牙以为这正可以离间管仲与鲍叔牙,遂到鲍叔牙处挑拨离间,没想到鲍叔牙笑道:“这正是我推荐仲父(即管仲)为相的原因。仲父忠于国家,没有私心。若让我为相,哪里还有你们这些小人容身的地方?”一番话,说得易牙面红耳赤,狼狈而退。
  宋代曾巩有《鲍山》诗云:“云中一点鲍山青,东望能令两眼明。若道人心是矛戟,山前哪得叔牙城。”鲍山是如今山东济南东南的一座山,昔日此山附近曾有一座石城,名“鲍城”,当年是鲍叔牙的封地,该诗提醒后人要永记鲍叔牙的功德。往事越千年,我们应当学习鲍叔牙之贤,努力把他“爱才的眼光,护才的气魄,荐才的胸怀”,融入到实现国家兴旺、民族振兴的伟大事业中来。